诚信双盈 1974年,20岁知青为报恩娶31岁寡妇,养6个娃放弃返乡,留守大山
1978年,知青回城的热潮席卷了全国的农村,许多年轻人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。四川省南江县的一位青年张志远,也正站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。
这个山村里,张志远有他辛勤耕耘的土地、伴随他度过无数日日夜夜的草木,还有他深深珍惜的家人。但此时,他面临的却是是否回城的艰难决定——回到繁华的城市,继续他的理想和追求,还是留在这个贫困的山村,承担起更多的责任?
四年前,20岁的张志远做出了让人震惊的决定——娶了村里的31岁寡妇胡庭秀。她带着四个孩子,而张志远不仅要照顾她,还得为家里六个孩子的未来承担责任。四年过去了,胡庭秀依然需要张志远的照顾,而他也不能舍下这个需要他的家。
展开剩余87%那么,张志远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?为什么他会选择娶胡庭秀,而不是寻找自己的未来呢?
1974年,在四川省南江县的一个小村庄,村民们围坐在一棵大树下,开始讨论年轻的知青张志远。“你们看,张志远又去寡妇家了!都20多岁了,怎么不嫌丢人?”他们谈论的是张志远和胡庭秀的关系。
胡庭秀是个寡妇,31岁,带着四个孩子。而张志远,正值青春年华的知青,初到这个村庄。两个人的关系,难免引来村里的议论和指指点点。村民们眼中的张志远,似乎不该与胡庭秀走得那么近,但张志远从未在意外界的目光。他无怨无悔地去帮助胡庭秀,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修理工作。为了减轻她的负担,张志远甚至省吃俭用,把省下来的口粮送到胡庭秀家,给她和孩子们补贴。
“你收下吧,我能吃得了苦,孩子们才是最需要帮助的。”张志远常常这样劝说胡庭秀。对于胡庭秀和她的孩子们,张志远的关心超出了普通的朋友或邻里,他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亲人。
尽管如此,村民们的流言蜚语却没有停止,甚至渐渐升温。有时,胡庭秀家的孩子在外面玩耍,其他孩子也会忍不住对他们说些伤人的话。对于张志远来说,这些外界的看法,既是困扰,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。
胡庭秀知道这些流言会给张志远带来麻烦,也害怕自己拖累了他。有一次,她终于忍不住劝他:“你年轻,前途远大,我们家的事你已经帮了这么多,日子虽然艰难,但我能撑得住。你以后啊,尽量少来。”
听到胡庭秀的话,张志远很生气,赶紧问她发生了什么事。胡庭秀叹了口气,告诉他:“你现在名声全都被我们拖累了,未来你还得成家,别让我们影响了你的生活。”她没有明说,但张志远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。
于是,张志远做出了一个决定:为了胡庭秀,也为了自己,他必须给大家一个名分。于是,张志远提出了结婚的想法。尽管胡庭秀强烈反对,认为这样会让他彻底和山村捆绑在一起,但张志远坚持了自己的决定。最终,在1974年,他们登记结婚,成为了合法的夫妻。
村民们对这件事感到震惊,很多人都无法理解。一个20岁的男知青,正值大好年华,为什么要和一个带着四个孩子的寡妇结婚?但婚姻一旦成立,谣言也开始慢慢消失,张志远的选择虽然遭遇了社会的质疑,却没有动摇他的信念。
他们的生活艰辛,但张志远从未后悔。他始终坚持:“无论如何,我既然承诺了,就一定要做。”他对胡庭秀和她的孩子们的照顾,不仅仅是出于责任,也是出于对当初承诺的坚守。
事实上,张志远和胡庭秀之间的缘分开始得更早一些。1972年,当张志远第一次来到南江县插队时,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青年,刚刚脱离学校的庇护,带着报效祖国的理想。火车上,他憧憬着未来的插队生活,可现实却很快给了他一记耳光——贫困、落后、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感到茫然失措。作为一个城市青年,刚开始他根本无法适应农田的辛劳,每天辛苦工作,却始终没有赚到多少工分。
在这个时候,佘林海,一个比他大12岁的农村大哥,开始关心起这个城市来的年轻人。佘林海常常教他做农活,主动为他分担工作,晚上还请他到家里吃饭,尽管家里条件艰苦。张志远在佘林海一家人温暖的关怀中,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,决定永远铭记这份情谊。
然而,命运弄人,佘林海突然因病住院,最后去世。在临终时,他对张志远说:“如果可能,你帮我照顾好嫂子和孩子们。”张志远没有任何犹豫,答应了这个请求。也正是这一承诺,促使他决定要为胡庭秀母子撑起一片天。
结婚后,张志远和胡庭秀之间并没有立刻变得亲密无间,他们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础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胡庭秀逐渐看到了张志远的付出,开始真正把他当作丈夫,作为家人。
1978年,国家开始组织知青回城,许多知青得到了回城的机会,张志远也面临着是否要回去的选择。回城可以告别贫穷,过上城市的生活,但留在山村,则意味着要继续为这个家承担一切。
张志远做出了坚定的决定:他选择留下。他觉得,如果放弃这里的一切,回到城市,他将永远无法摆脱内心的悔恨。他和胡庭秀的六个孩子,是他无法割舍的责任和牵挂。
张志远决定继续留在山村,拼尽全力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,去读书,改变命运。尽管生活仍然艰辛,但夫妻二人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这个责任。
当人们问他是否后悔时,张志远总是坚定地回答:“我从未后悔。”他认为,真正的幸福不是走出贫困,而是守护家人,坚守诺言,无怨无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